close



很多人常常問我:「這次為什麼這麼肯定?」答案其實很簡單。我們在彼此身上埋下理想生活的種子,英國的生活經驗就是陽光、空氣和水,滋養著我們的關係。


離開烏扥邦到英式養老院已經滿月了,工作性質從緊湊的行銷公關改成步調緩慢的行政部門,早上走路上班,中午吃自己準備的便當,然後5點半下班,跟公務員一樣的生活作息,之前跟Amanda喝下午茶聊天,她突然冒出一句「這不就是錢多、事少、離家近,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

薪水沒有很高,但是比以前多了一點點,上班日不能穿牛仔褲、細肩帶甚至連Polo衫都不行,不可以隨便上網、使用Msn,合約必須通過三個以上主管還有法務的簽核,一堆系統要過、一連串流程要走,磨練著我在媒體業培養出來的急性子,養老院裡有很多護理級媽媽,殷切叮嚀我們這些晚輩做人的小道理,每天一進公司就開始倒數距離下班的時間。

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在這樣如小橋流水般緩慢的環境裡工作,過去我一直嚮往光鮮亮麗、豐富熱鬧的廣告行銷產業,如果不是生涯方向的調整,必須擁有更多私人時間為未來做準備,恐怕還是無法擺脫過勞的宿命。

每週固定二天上韓語課程,週末回老家跟媽媽相聚,跟去英國前燦爛的單身生活如天壤之別,偶爾也會和好朋友碰面吃飯,但只要在外逗留稍微晚一點,彷彿鐘擺效應,自然產生想要回家的衝動。前幾週難得參加名義為「拓展生活圈」的陌生聚會,如往常發揮公關的特質,你一言我一句把話接得天衣無縫,雖稱不上八面玲瓏,好歹暫時擺脫這陣子公務員沉靜的氣息,卻還是忍不住提早離席,婉拒接下來的Party。

那晚信義區霓虹閃耀像鋪上了一層薄紗,步出信義誠品,覺得一陣暈眩,內心浮現陌生的熟悉感以及不知所措的存在感,走在紅磚道上,腦海蹦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和答案,打破很多過去獨斷的「我以為…」,原來不一定把下班後的生活排得滿滿的才叫做享受人生,不一定要加班加到深夜才叫做有競爭力,不一定要認識很多新朋友才叫做人緣好,原來過去這種不安全感叫做「不甘寂寞」。

這不是觀念相對性的辯論,就像認識新朋友也沒有不好,只是套用在我身上,經過新環境的洗禮後,我漸漸懂得為自己的矛盾解套,嘗試另外一種生活的style,姑且不論好或不好,我感受到的是抽離主流價值定義的輕鬆感,以及對自己的人生順序進一步的省思。

工作和生活就像蹺蹺板一樣,任何一端的重量只要超過負荷的臨界點就會強力反彈。就像Amanda,她終於因為厭倦竹科7年來如一日的工作型態選擇到紐約展開7個月的自我放逐之旅;前陣子認識的伊因醉心於工作的成果而在感情路上跌跌撞撞,必須挑戰蟄伏於內心許久的偏執。

一年以前我總是莽莽撞撞追求我想要的生活,雖然從事的並不是前景看好的高薪工作,但我還是深陷在忙碌的被需要感中,去年初感情結束、工作遇到瓶頸,把重心轉往新的朋友圈中,讓自己下班後比較上班時更「充實」,其中我遇到能帶我脫離寂寞的人,也赤裸裸看見很多關係是建立在需要的假象上,因為魯莽衝撞的瘀傷一一顯現於疲憊的心靈,無限擴大,終於我選擇出走到另外一個國家。

初到英國,沒有想像中的浪漫和有趣,反而把我逼退到規律的生活型態,重新當個學生,我曾在頭一個月感受到思鄉的孤寂感,慢慢地我開始習慣每天傍晚一個人聽著I-Pod在街頭閒逛,呼吸著冰涼的空氣,享受格外優雅的和煦陽光,專注著享受自己的時間,以及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原來孤獨與獨立只是一念之間。這趟旅程讓我發現,心裡的踏實來自於對當下生活的篤定,可以完整掌握自己的步調和社交圈,把自己跟環境調整到相近的頻率,而這也影響了繼續和Jaehyung走下去的決定。

很多人常常問我:「這次為什麼這麼肯定?」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有相近的生活態度,在一起時可以真實的做自己,共同生活和旅行時幾乎沒有爭吵,常常能從平凡的相處中找到樂趣,我們在彼此身上埋下理想生活的種子,英國的生活經驗就是陽光、空氣和水,滋養著我們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我已經脫離被寂寞牽著走的狀態,所以不會像過去任性地抓著另外一個人。

雖然我也擔心貿然轉換到四平八穩的養老院會澆息過去熊熊燃燒的鬥志,進來後也確實如此,但這卻是最接近我目前頻率的工作型態,取捨是必然的,所以我也正在學習欣然接受這個選擇,不去鑽牛角尖計較不合意的部分,過去我就是什麼都想要又茫然追求的人,而現在我懂得去放棄我想要卻不適合我的,如果有一天我發現眼前的環境又無法滿足我時,就是再度出發的時候,人生本來就是流動的狀態,總是得適時要自己「閉嘴!」停止抱怨,勇敢地找到下一次的出路。

在英國的Faye告訴我「潔咪,你變了。」的確,英國的生活就像人生的分水嶺,把我從擁擠熱鬧的海峽帶入另外一個寬廣寧靜的海洋,距離遙遠,航向卻堅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潔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